挑战秩序?奥巴马G7峰会不应向安倍服软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正在日本参加G7峰会。鉴于本次大会上有日本提出的南海议案。因此,这次访问早就被外界当成东京借美国得到“正常国家”身份的一大契机。更有迹象显示,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安倍政府恐怕会把此次G7峰会当成一场“借船出海”的机会。
但经验告诉我们,以美国的性格,在兼具附庸国和战败国身份的日本面前终究是不可能“服软”的。在G7大会上,日本正在更多的向外界表现了他处于美国控制下的仆从身份:其南海主张近乎走过场:首脑声明无相关内容,亚太关切也仅限于此前的外长声明。安倍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做法也因此落得一场空。
依赖还是摆脱 东京的复杂心态
安倍政府固然借南海议题这一筹码,实现了美国现任总统首次访问广岛,这对日本是一大突破。可在奥巴马抵达日本前,日本政府的此番“心机”美国恐怕早已料到。
总统发言人欧内斯特已明确表示奥巴马访问广岛不是“谢罪”。此外,奥巴马还专门邀请美军二战老兵、前日军受害者随行。鉴于美方已经在5月2日定下了“奥巴马不认为日本应该为1945年遭受原子弹轰炸而得到道歉”的基调,这就显示出美国已经在舆论层面把广岛核爆与奥巴马的“无核”主张形成了切割。
东京想借华府遏制中国 其结果只能是继续当附庸国
东京想借华府遏制中国 其结果只能是继续当附庸国
在美国的话语体系中,日本一直是忠实的“规则遵守者”。无论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中付出代价,还是在对美承担盟国的义务上。美国认为战后的日本忠诚、可靠,但不够积极,不够自信。
美国在安全政策上,一直要求日本要更加积极。当日本也有顺势借船出海的志向时,奥巴马的行动就可能显出特别的效用。但这同样也显示出美国希望日本“自带干粮”为美国的亚太战略尽更大的责任。
在奥巴马飞抵日本前,东道主日本向外界力推其“海洋安全”议题已有相当的时间了。在本次G7峰会上,大会宣言将写明支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倡导的三原则,即“基于法律的主张”、“不使用武力威胁”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
日本媒体称,G7将明确表明依据国际法应对的姿态,宣言虽不点名,但是会“牵制”在东海和南海加强海洋活动的中国。但是,伴随着5月27日大会开幕后,其联合声并无东海、南海内容,其权重甚至不如4月时的外长声明,这就让日本的计划变成了“走过场”。
日本仍是附庸 秩序不容挑战
资料显示,美国正在要求东京方面加大在美军基地上的投入。此前,日本当局曾在2015年11月前后请求美军大幅削减驻日美军的开支,将此前的1,900亿日元(约合17.3亿美元)降至1,4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
尽管东京方面强调,“安保法案”通过后,自卫队可以加大对美军的支援。但美方就表示,鉴于美军在2015年后又增调两艘“宙斯盾”战舰进驻,日方就应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美军已完成初步部署,首先将曾巡航东海的“本福德”号调来日本,接着将舰龄老于曾巡航南海的“拉森”号的“巴里”号驱逐舰调至横须贺。按照美军计划,这两舰将有助于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上的挑战”,维护舰队的开销仍由日本支付。
此外,日本还负责支付美方军人、工作人员及家属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娱乐开销。当中美在西太平洋更多呈现出对峙局面时,负责为此买单的日本就得为“中国威胁”和美军的进驻付出双倍的代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就决定了东京只能继续在华盛顿的重压下生存。或许更简单的说,日本试图通过“讨好”美国,换取美国支持其南海“利益”。
然而,这些终究也只是安倍政府的一厢情愿。当日本寻求南海“借船出海”,并将其当成G7峰会的一大主题时,他的结局就可以预料。毕竟,美国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并不会允许日本继续对这个保证今天世界稳定的秩序进行挑战。
(茅岳霖 撰写)
|